yh533388银河







让理论与实践同生共长
来源 : 时间:2012-05-25 浏览量:13146
    三十多年前,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号角 ,这不仅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更是深刻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标志事件。也正是从那时起,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到恢复,“理论联系实际”成为全党共识。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已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些外国学者做出判断 :中国共产党善于学习,能够不断地从国外的和自己的执政经验中总结 ,从而成功地适应了形势的变化,跟上了时代的发展。毫无疑问,这种不断学习 、适应变化的能力 ,便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继往开来、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

    当前,面对国内国际的新形势,全党上下积极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热情高涨。在这个关键时刻 ,更须领导干部带头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举措,是我们党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回顾中国共产党90余年的发展历程 ,正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学风,使我们认识和掌握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由此形成了正确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 ,并始终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当中。我们所取得的进步与成就 ,莫不与此有关。

    经验证明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非易事,它取决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刻理解,取决于对中国国情的全面把握,取决于将二者有机结合的本领和能力 。理解、把握并转化为能力,都需要在学习中不断锤炼提高。

    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首先要提高理论素养。面对繁重复杂的发展任务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带头探索理论问题,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要创造和利用各类学习平台,以放眼全球的宽广视野 ,以通晓古今的历史深度 ,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新思想 、新经验、新成果,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改革发展需求。

    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关键在善于联系实际。我们所掌握的理论,不是“本本”和教条,而是以现实问题为依归,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从课堂上和书本中学,更要在实际和基层学 ,将理论之树植根实践大地,同生共长;要倾听民意民声,全面深入把握当下基本国情世情,着眼于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和改革发展稳定任务 ,把研究新情况、解决新矛盾 、促进新发展作为弘扬学风的重要抓手 。

    学风问题 ,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 ,直接影响着党的思想作风 、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党的历史也早已证明,理论与实际结合得好 ,党和国家的事业就健康发展,反之,就往往遭受挫折 。不断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学用相长,是历史与现实赋予党员领导干部的职责与使命。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从容应对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紧紧抓住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创造国家和民族更加文明进步的美好未来。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