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h533388银河







习近平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20-10-14 浏览量:3084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2020年10月14日)
习近平
  
    女士们 ,先生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总结经济特区建设经验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而团结奋进。
 
  兴办经济特区 ,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新的长征。1979年4月,广东省委负责人向中央领导同志提出兴办出口加工区 、推进改革开放的建议。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 ,还是叫特区好 ,中央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同年7月,党中央 、国务院批准广东 、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 、先行一步”,并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8月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 、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988年4月又批准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明确要求发挥经济特区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带动作用 。
 
  长期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大力支持下 ,各经济特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勇担使命、砥砺奋进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 、同志们!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 、实验区 ,是建立经济特区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省份。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深圳广大干部群众披荆斩棘、埋头苦干 ,用40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这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
 
  ——40年来,深圳奋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增至2019年的2.7万亿元,年均增长20. 7%,经济总量位居亚洲城市第五位,财政收入从不足1亿元增加到9424亿元,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
 
  ——40年来 ,深圳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率先进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创1000多项改革举措,奏响了实干兴邦的时代强音,实现了由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跨越。
 
  ——40年来,深圳坚持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 ,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 ,积极吸引全球投资 ,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80年的0.18亿美元跃升至2019年的4315亿美元 ,年均增长26.1%,实现了由进出口贸易为主到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跨越。
 
  ——40年来,深圳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由经济开发到统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 、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40年来,深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教育、医疗、住房等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万元,比1985年增长31.6倍;率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高质量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40年春风化雨 ,40年春华秋实 。当年的蛇口开山炮声犹然在耳 ,如今的深圳经济特区生机勃勃,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深圳等经济特区一路走来,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每一步都付出了艰辛努力。深圳等经济特区改革发展事业取得的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开拓进取的结果,是全国人民和四面八方广泛支持的结果 。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经济特区广大建设者,向所有为经济特区建设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向各位来宾,向关心和支持经济特区建设的国内外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女士们、先生们 、同志们!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 ,党中央关于兴办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 ,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
 
  深圳等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实践 ,创造了伟大奇迹,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规律的认识 。一是必须坚持党对经济特区建设的领导,始终保持经济特区建设正确方向。二是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通过改革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三是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敢闯敢试 、敢为人先 ,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四是必须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 ,不断提高“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五是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 。六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七是必须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使法治成为经济特区发展的重要保障。八是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九是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促进内地与香港 、澳门融合发展 、相互促进 。十是必须坚持在全国一盘棋中更好发挥经济特区辐射带动作用,为全国发展作出贡献 。
 
  以上十条,是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 ,对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 ,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 ,保护主义 、单边主义上升 ,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经济、科技 、文化、安全 、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 ,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 ,经济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正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同时,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 、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短板弱项,经济特区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
 
  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大局出发,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改革不停顿 ,开放不止步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党中央对深圳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寄予厚望。去年8月,党中央出台了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全面部署了有关工作。深圳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高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 ,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新时代党中央赋予深圳的历史使命。
 
  第一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广东、深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面临的资源要素约束更紧 ,受到来自国际的技术、人才等领域竞争压力更大,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率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 、动力变革 ,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更为安全的发展。
 
  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以高质量供给满足日益升级的国内市场需求 。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动能,提升新势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发展数字经济。要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力度 ,发挥深圳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势,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要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大力发展金融、研发、设计 、会计、法律 、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和竞争力。要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 、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
 
  第二,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之路无坦途。当前,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 ,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 ,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 ,不失时机 、蹄疾步稳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高改革综合效能 。
 
  党中央经过深入研究,决定以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契机,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 ,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深圳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一揽子推出27条改革举措和40条首批授权事项。深圳经济特区要扛起责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解放思想、守正创新 ,努力在重要领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要着眼于解决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着眼于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多策划战略战役性改革,多推动创造型、引领型改革 ,在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民生服务供给体制、生态环境和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要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全面推行权力清单 、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要进一步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 ,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 ,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
 
  第三,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诸多复杂挑战,我们决不能被逆风和回头浪所阻,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 ,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要优化升级生产、分配 、流通、消费体系,深化对内经济联系、增加经济纵深,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 ,加快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率先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要在内外贸、投融资 、财政税务、金融创新、出入境等方面 ,探索更加灵活的政策体系、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多层次 、多领域的务实合作。越是开放越要重视安全 ,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 。
 
  第四 ,创新思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过40年高速发展 ,深圳经济特区城市空间结构 、生产方式 、组织形态和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革 ,面临城市治理承压明显 、发展空间不足等诸多挑战 。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要强化依法治理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要注重在科学化 、精细化 、智能化上下功夫,发挥深圳信息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让城市运转更聪明 、更智慧。
 
  第五,真抓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经济特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聚焦到这个目标上来。
 
  生活过得好不好 ,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 、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 ,把就业、教育、医疗 、社保 、住房、养老、食品安全 、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 ,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经济特区发展的创新创造活力 。要把提高发展平衡性放在重要位置 ,不断推动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 ,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补齐公共卫生短板 。
 
  第六,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圳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 。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 、机制对接 ,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 。要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 ,规划建设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要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为抓手 ,加强与港澳创新资源协同配合。要继续鼓励引导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充分发挥投资兴业 、双向开放的重要作用 ,在经济特区发展中作出新贡献。要充分运用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 ,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
 
  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要准确把握党中央战略意图,全力支持深圳等经济特区改革发展工作 ,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支持经济特区深化改革开放、开展前瞻性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民生保障和改善、改革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为新时代经济特区改革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和有力支持。
 
  女士们、先生们 、同志们!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我们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既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经济特区建设40年的实践离不开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 ,也为各国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分享了发展利益 。欢迎世界各国更多地参与中国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发展,构建共商共建共享共赢新格局。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经济特区处于改革开放最前沿,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有着更高要求。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方面率先示范,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更新知识观念、掌握过硬本领,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办事情  。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 、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 ,为改革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劲头。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定不移惩治腐败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特区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都要交出优异答卷 。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续发扬敢闯敢试 、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激励干部群众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个人品德教育 ,不断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女士们 、先生们 、同志们!
 
  四十载波澜壮阔 ,新征程催人奋进。经济特区的沧桑巨变是一代又一代特区建设者拼搏奋斗干出来的。在新起点上,经济特区广大干部群众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永葆“闯”的精神 、“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