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四上安徽” 为打造“三地一区”提供坚实支撑






yh533388银河







建设“四上安徽” 为打造“三地一区”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 :安徽日报 时间 :2021-09-06 浏览量:4747

       打造“三地一区”,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必须先行。

  我省明确,到2023年 ,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综合运输服务水平有效提升,新增高铁435公里、高速公路600公里 、一级公路800公里、农村公路9000公里 ,基本实现合肥都市圈1小时通勤,合肥到长三角城市群主要城市、邻省省会2小时通达 ,90%以上全国主要城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3小时覆盖 ,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交通强省建设积极推进,我省着力建设 “轨道上的安徽”“高速公路上的安徽”“航道上的安徽”“翅膀上的安徽”的“四上安徽” ,加快“十四五”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为打造“三地一区”提供坚实支撑。

  “轨道上的安徽”

  ——新增快速客运铁路1600公里以上,织就长三角最密高铁网

  在皖南崇山峻岭之间,正在建设中的宣绩铁路如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这条长三角城际轨道骨干线路目前已全面进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建设者们逢山开道 、遇水搭桥,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2024年9月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今年以来,我省加快建设“轨道上的安徽” ,全力推进安庆—九江、南昌—景德镇—黄山、池州—黄山、宣城—绩溪、合肥—新沂等高铁建设,开工建设沿江高铁武汉—合肥—南京—上海段 。同时 ,加快巢湖—马鞍山、淮北—宿州—蚌埠、阜阳—蒙城—宿州(淮北) 、南京—淮安(安徽段)等城际铁路建设,建设六安—安庆铁路 ,协调推进马鞍山—南京城际铁路(马鞍山段)建设 ,力争开工建设马鞍山—镇江 (扬州) 、合肥—新桥机场—六安城际铁路。配合国铁集团加快推进宁芜铁路复线工程前期工作 ,力争开工建设。

  如今 ,从合肥出发,1小时到南京,2小时到上海 、杭州……以合肥为枢纽,安徽织就长三角最密高铁网,安徽铁路发展日新月异。郑徐、杭黄 、商合杭、郑阜、合安、淮北—萧县北高铁联络线、庐铜铁路等一批铁路建成通车,基本形成了以合肥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承东启西 、连南接北,安徽在全国铁路网特别是高铁网的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我省高铁运营里程达到2329公里,位居全国第一,16个省辖市 “市市通高铁”,高铁通达28个县 。随着安庆—九江高铁年内建成通车,我省高铁里程将再增加102公里。

  “高铁拉近了合肥与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 ,推进沿线城市联动发展 ,对于安徽深度参与长三角区域产业分工,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提供了快捷交通条件 ,对安徽省和沪苏浙形成互联互补、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的区域深度合作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铁建办负责人表示。

  随着国家 “十四五”和中长期铁路网、长三角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等战略规划陆续出台,安徽省扩大铁路建设迎来重要机遇。“十四五”期间 ,安徽省将进一步加大铁路建设投资规模,“轨道上的安徽”建设将持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预计新增铁路运营里程1750公里 ,其中快速客运铁路1600公里。届时,合肥至所有省辖市将实现1.5小时内通达,相邻省辖市实现1小时内通达,到邻省省会2小时内通达。

  “高速上的安徽”

  ——“十四五”全省高速公路里程6800公里以上,实现 “县县通”到“县城通”

  周末一早,伴着入秋凉爽的微风,东至县居民王女士驾车带着孩子回娘家。她的娘家在一江之隔的望江县,每次驾车一看到望东长江大桥,她都开心得不得了,因为一到大桥就意味着娘家到了。“大桥没有建成前,回一次娘家需要2个多小时。现在大桥通了,走亲戚像串门,半个小时就到了。”王女士开心地说 。

  “十三五”期间 ,随着我省600多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一张“内联外通、四通八达”总里程4900多公里的高速路网快速形成 ,群众出行更加美好顺畅,安徽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了更加坚实的支撑。

  “千古百业兴 ,先行在交通。”聚焦交通“先行官”的主责使命 ,省交通控股集团始终把稳投资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开路先锋作用,强力推动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攻坚提速。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该集团累计完成高速公路建设投资近800亿元 ,建成通车12条高速公路、3座长江大桥 ,打通3条省际“断头路” ,为全省“五纵九横”高速路网贡献了近600公里 。

  今年,我省全力推进“县县通高速”项目,固镇至蚌埠高速于6月底建成通车 。在皖南,芜湖至黄山、池州至祁门高速公路施工现场 ,广大建设者正挥汗如雨 、艰辛奋战,确保旌德 、泾县、石台年内迈入“高速时代”。2021年,我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再添190多公里,突破5000公里大关,安徽发展的骨架将更有力、血脉更畅通、动力更澎湃 。

  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 。今后3年,我省开工建设高速公路项目将在26个以上,新增里程600公里以上 ,黄山至千岛湖等省际待贯通路段实现贯通。 “十四五”期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在6800公里以上  ,路网密度在4.85公里/百平方公里以上,实现“县县通”到“县城通”。到2035年 ,全省高速公路规划总里程达10165公里(含展望线) ,形成“五纵十横”高速公路网 ,东接沪苏浙 、西连鄂豫赣的高速公路通道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全面支撑交通强国建设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航道 、翅膀上的安徽”

  ——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2300公里 ,运输机场达到8个 ,打造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

  场桥设备自动行走、智能找箱 、自动取送……在芜湖港朱家桥集装箱无人智能堆场内,虽无人操作装卸,但作业井然有序 。作为长江首座集装箱无人智能堆场,它的启用标志着安徽省港航集团智慧港口建设迈出坚实的一步 。

  近年来,我省加快港口资源整合,开辟大量新航线,为我省制造业提供更多物流通道选择 ,在“一核两翼”基础上,新开通阜阳—蚌埠—上海、芜湖—上海宜东 、芜湖—外高桥“点到点”、合肥—上海直达、芜湖—日本快运等5条集装箱航线 ,芜湖至上海“点到点”航线实现上海港所有集装箱港区“全覆盖”;2020年,芜湖港克服疫情汛情困难,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110.26万标箱,较2019年突破100万标箱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建设“航道上的安徽”,我省将加快推进长江干流航道整治 ,建成引江济淮航运工程,沟通江淮航运 ;建成淮河安徽段航道整治工程,三河尖至临淮岗段达到三级航道标准 ,临淮岗至红山头段达到二级航道标准。建设沙颍河、新汴河、沱浍河、滁河、涡河 、新安江等主要支流航道,全面融入长三角地区高等级航道网 。力争“十四五”期间 ,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2300公里 ,基本建成“一纵两横五干二十线”干线航道骨架网,实现江淮沟通,串点成线、通江达海的现代港口群基本形成。

  建设“翅膀上的安徽” ,今年我省加快合肥、阜阳 、池州、安庆机场改扩建项目建设  ,开工建设亳州 、蚌埠机场以及泗县、界首 、旌德等通用机场,建成庐江(B类)通用机场,建立全省通用航空飞行服务平台 。力争“十四五”期间 ,运输机场达到8个 ,“一枢十支”机场体系加快构建。全省通用机场达到30个,通用航空服务覆盖65%的县级行政单元。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