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复工复业企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技术指南(试行)






yh533388银河







合肥市复工复业企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技术指南(试行)
来源:合肥市疾控中心 时间 :2020-02-14 浏览量 :11448

一、基本防控措施


(一)严格返岗前人员摸排登记和核查,详细掌握每名职工及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和出行信息。湖北等疫情重点地区的员工及仍在医学观察期的员工 ,暂不返岗;对有湖北等重点地区旅居史 、曾与确诊或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的员工 ,实行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省内其他各市返肥的员工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 。企业全面掌握员工复工复业时间 ,制定实施错峰上岗措施。

(二)对企业工作环境进行全面整治 ,重点对办公区、集体住宿区 、食堂 、卫生间以及其他公共场所,进行彻底的清洁 ,消除卫生死角。

(三)严格进出人员、车辆排查管理,实施防护期内员工离企后接触人群报备制度 。减少单位出入口设置 ,并在空旷区域设置临时隔离观察点 。在出入口醒目位置设置健康提示牌,进出人员必须测量体温,佩戴口罩 ,确认员工健康后 ,方可进入 。对有发热 、咳嗽 、乏力等症状的员工,立即引导至临时隔离观察点,第一时间向所在地街道(乡镇)、属地行业主管部门报告。

(四)加强员工动态管控 ,识别业务流程、岗位、住宿等环节中存在传播风险,采取有针对性的消毒和隔断措施。生产、生活区最好改造成尽可能小的隔离单元,人员不串岗,以确保万一出现确诊病例 ,不会造成大量人员被隔离,甚至导致企业停工停产。加强员工消毒防护用品规范穿戴和使用,规范员工在企业期间个人卫生行为,包括戴口罩、勤洗手等 。

(五)加强室内通风换气,结合实际采用开窗通风或机械通风等方式,有效做好室内空气流通。

(六)制定发热、乏力、咳嗽、胸闷等不适症状员工的应急处置流程,保障相应处置的物资储备充足 。

(七)严格区分并标识公用物品和生活设施,进行分区和规范管理,做好消毒。

(八)禁止员工聚集性活动。禁止任何形式的聚餐、集体娱乐活动。避免集中式会议,改用视频和电话会议,或使用板报通报信息。


二、重点区域防控措施


(一)办公场所及生产现场

1.加强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保证排气扇运转正常,尽量关闭中央空调,如必须使用空调系统应及时清洗、消毒空调出风口和滤网。

2.在岗人员全程佩戴口罩,要求人员之间接触警示区距离不小于1.5米。岗位间尽可能避免员工面对面操作,对无法避免面对面操作的岗位,要通过防护穿戴、监督提醒等措施加以控制。缩小岗位人员业务活动范围,尽量使用电讯设备设施和目标看板进行业务沟通 。

3.对座机 、手机 、电脑键盘 、各类门把手、水龙头、楼梯扶手 、电梯按钮、设施启动开关等人员可能接触的物品和区域做好即时消毒 。

4.各类物品定位管理,做好标识 ,分区定期消毒。取消工作场所生活垃圾暂存容器 ,并及时清理、消毒 。


(二)食堂、洗浴间、卫生间等公用场所

1.做好公用场所通风、消毒,对水龙头 、水池、饮水机、扶手、门把手、台面等公用设施定期消毒。

2.做好手卫生 ,增加洗手设施、免洗手消毒剂、洗手液、擦手纸等。

3.公用场所分时段的使用,增加人员之间距离、减少随意走动和接触 。避免集中就餐 ,可采取错峰就餐、配送餐或自带饭盒取餐。

4.环境的清理和垃圾的处置 。要求员工及时清理个人物品,工装经实施消毒措施后,单独保存。

5.做好食堂员工、保洁及管理人员摸排 ,加强体温监测 ,出现异常情况立即离岗隔离,启动应急处置。


(三)其他聚集区

1.乘坐交通工具时,员工全程佩戴防护口罩 。

2.停止企业内部便利售货点销售 ,自动售货机边应备有消毒制剂,安排专人定时消毒。


三 、主要业务流程防控措施


(一)人员、物资周转流程

1.所有物流交接避免人员直接接触 ,使用相应的物流器具,严格遵守“先交后接”流程,交和接之间留有间隔时间,避免交接人员近距离接触。

2.外来物品的交接应在交接地点划定明确的界限,作防护标识线,确保进入线内的物品得到相应的消毒处理或确认物品安全。

3.划定明确的各类业务外来人员的止步线 ,与外来人员业务交流后,应在止步线内进行相应的消毒或自身安全确认,再进入办公区或生产现场 。


(二)信息交流

1.与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疾控中心保持信息沟通 ,便于及时获得最新的防控方案、标准和要求 ,出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2.专人负责整理每日防护工作记录信息,形成岗位相对固定的交流联系网络 ,以便于发生紧急情况时采取隔断性措施。


四 、应急处置措施


(一)未发现病例,落实“外防输入”措施

1.加强组织动员和人员管理。明示各区域紧急事件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确保员工有发热  、咳嗽等情况 ,第一时间通知区域负责人。

2.开展健康教育和信息告知。

3.建立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分区分组早 、午两次对职工开展体温监测。实行健康日报告,落实因病缺岗追踪,杜绝员工带病上岗。

4.加强环境卫生治理、日常消毒和物资准备 。


(二)发现1例病例 ,实施“内防扩散 、外防输出”的防控策略

出现病例的企业 ,作为疫点。按照未出现病例的要求落实各项措施以外,应做好以下:

1.密切接触者管理 。对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开展排查并实施集中医学观察 。每日随访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指导观察对象监测自身情况的变化,并随时记录  。做好病人的隔离控制和转送定点医院等准备工作。

2.重点消毒。做好病例生活和工作区域等疫点的消毒。


(三)发现2例及以上病例,实施“内防蔓延、外防输出”的策略

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的企业,将可能播散的范围作为疫区 。在采取以上两种情况的措施以外,进一步落实“疫区封锁”、“限制人员聚集”等措施。

1.疫区封锁。对划为疫区的企业单元、厂区单元,必要时采取封锁措施,限制人员进出,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等。

2.限制人员活动。疫区内限制生产、就餐等聚集性活动 ,员工集中隔离观察,并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五、开展培训和健康教育


开展员工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传播科学的防控知识 ,避免恐慌。加强员工营养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对相关防控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加强企业内部责任区域人员的信息互通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