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h533388银河







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来源 :人民日报 时间 :2023-07-19 浏览量:6666

  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摄

  ■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 ,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 ,决心之大 、力度之大 、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 ,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 、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总结新时代十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一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 ,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二是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 ,要坚持系统观念 ,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同时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 、整体性、协同性。三是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四是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要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 ,同时要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五是“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

  ■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 、拓展广度,深入推进蓝天 、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 ,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要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 、稳定性、持续性,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 ,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 、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要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切实维护生态安全、核与辐射安全等,保障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

  ■要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 ,打好法治、市场、科技 、政策“组合拳”。要强化法治保障 ,统筹推进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等领域相关法律制修订,实施最严格的地上地下、陆海统筹 、区域联动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 ,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 。要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 ,强化财政支持、税收政策支持、金融支持、价格政策支持。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将碳排放权 、用能权 、用水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一体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盘子 ,支持出让 、转让 、抵押 、入股等市场交易行为,加快构建环保信用监管体系 ,规范环境治理市场,促进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业健康发展。要加强科技支撑 ,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把应对气候变化、新污染物治理等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动,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生态环境科技人才队伍,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中央、国务院近期将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系统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不断增强责任感 、使命感 ,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本报北京7月18日电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李强主持会议。赵乐际、王沪宁、蔡奇、李希出席会议 。丁薛祥作总结讲话。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 、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我们从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 ,注重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坚持转变观念、压实责任 ,不断增强全党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 ,实现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 ;紧跟时代、放眼世界,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 ,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实现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 。经过顽强努力,我国天更蓝、地更绿 、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

  习近平强调,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  、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 、负重前行的关键期 。必须以更高站位 、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习近平指出,总结新时代十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一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二是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要坚持系统观念,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 ,同时强化目标协同 、多污染物控制协同 、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 、整体性、协同性。三是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 ,因地因时制宜 、分区分类施策 ,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 。四是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要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 ,同时要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五是“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 ,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

  习近平强调 ,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 、依法治污 ,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深入推进蓝天 、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 ,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要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 、稳定性、持续性,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 ,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 、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要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切实维护生态安全、核与辐射安全等,保障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

  习近平指出,要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统筹各领域资源 ,汇聚各方面力量,打好法治 、市场 、科技、政策“组合拳”。要强化法治保障,统筹推进生态环境 、资源能源等领域相关法律制修订,实施最严格的地上地下、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 ,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 ,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要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 ,强化财政支持、税收政策支持、金融支持、价格政策支持。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将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一体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盘子,支持出让、转让 、抵押 、入股等市场交易行为,加快构建环保信用监管体系,规范环境治理市场,促进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业健康发展 。要加强科技支撑,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把应对气候变化、新污染物治理等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动 ,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生态环境科技人才队伍 ,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 ,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 。

  习近平强调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中央、国务院近期将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系统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扛起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抓紧研究制定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建立覆盖全面 、权责一致、奖惩分明 、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清单,强化分工负责,加强协调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生态文明保护法治建设和法律实施监督 ,各级政协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协商和民主监督力度 。要继续发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作用。

  李强在主持会议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历史性、转折性 、全局性变化,深入分析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重大关系 ,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强大动力,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快建设美丽中国 。

  丁薛祥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坚决扛起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治本之策 ,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完善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制度;瞄准既定目标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先立后破,扎实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强化底线思维 ,常态化管控生态环境风险,筑牢美丽中国建设的生态安全根基;保持严的基调,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各地区 、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 ,严格落实责任 ,强化支撑保障,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内蒙古自治区、浙江省、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会议。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 、有关人民团体 、军队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中央管理的部分金融机构和企业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XML地图